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间医疗中心牌照:DP000305

痔疮治疗|少吃菜易生痔疮?搽痔疮药膏会自己好?医生解构症状成因/治疗方法

很多人长期受到痔疮的困扰,这让他们坐立不安。但仅仅使用药膏能够完全治愈吗?外科专科医生分享了治疗痔疮的方法,并解释了常见的迷思,从痔疮的成因、症状和类型入手,比较了多种治疗痔疮方法的优缺点,并提供了9种预防方法。

 

那么,什么是痔疮呢?医生解释说,痔疮是指肛门内静脉血管丛和结缔组织突起的疾病,主要是肛门周围和直肠末端黏膜下的静脉血管增生曲张。它通常是由于不良的排便习惯和不正常的用力(Straining)而引起的。

 

痔疮可以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根据不同的时期,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医生表示,这三类痔疮的成因和各时期的症状如下:

 

1. 内痔:

内痔是指发生在黏膜和直肠上静脉丛的曲张静脉肿块,外围是肛门黏膜柱状细胞。内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的症状主要是排便或便后出血,晚期可能因痔块体积逐渐增大而在排便时被推出肛门外(脱出)。

 

内痔的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期:无痛,静脉曲张不明显;痔疮从外表上看不出来,完全包在肛门内,主要症状是便血、分泌物增多和瘙痒。

第二期:有明显的静脉曲张,痔疮有时会掉出肛门外,但会自行缩回肛门内,并伴有便血。

第三期:痔疮大部分时间都掉出肛门外,特别是在排便、久站、负重或咳嗽时,需要用手将其推回肛门内。

第四期:痔疮凸出于肛门外,无法将其推回肛门内,是内痔中最严重的情况。

 

2. 外痔

根据不同情况,外痔可分为四种类型,其成因和症状如下:

  • 炎性外痔:由于肛缘皮肤的损伤和感染引起,肛缘皮肤形成水泡状的突起,引起显著的肿胀和疼痛。
  • 血栓性外痔:直肠的静脉丛破裂,血液漏出血管外形成血栓,在皮下形成肿块;其特点是发作突然,局部出现肿胀和剧烈疼痛。
  • 结缔组织性外痔: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反复发炎、肿胀,使肛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大小不一的皮褶。
  • 静脉曲张性外痔:肛缘周围的皮下静脉形成曲张的静脉团,在蹲下时增加腹部压力;排便时外痔会增大,恢复正常体位后症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3. 混合痔

  • 混合痔是指内痔和外痔同时出现,分布在肛管齿状线以上和以下,并相互连通。内痔和外痔形成一个整体,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
  • 成因: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内痔长期未治疗,逐渐引发同一齿在线的外痔疮。

医生补充说,从发病机理来看,痔疮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痔疮是由于直肠肛门部位肛垫下移或静脉丛曲张形成的血管团所引起的。而直肠癌则是由于细胞分化不成熟、过度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两者在本质上有所区别。

 

痔疮的主要症状是:排便时出现鲜红的血、肛门肿痛、触痛或持续性疼痛。特别是在晚上很晚睡觉、很疲惫,或生理期前,肛门会出现刺痒感、灼热感,尤其在半夜最痕痒,即使仔细清洗后,刺痒感反而越来越强。有时可能会从肛门脱出块状物或分泌物。

 

哪些人最容易患痔疮?少吃蔬菜且容易便秘的人风险高吗?

虽然「十女九痔」这句话常被提及,但痔疮实际上会发生在各个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人身上,不限于女性。然而,长时间坐着和经常便秘的人确实属于高风险群。

 

以下是引发痔疮风险的因素和高危人群:

  1. 特定职业人士:例如司机、厨师、商人和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人。
  2. 不良饮食习惯:饮酒过量、嗜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会使肛门血管充血,阻碍血液回流;少吃蔬菜和水果导致摄取纤维不足,无法长期刺激直肠黏膜,进而引发痔疮问题。
  3. 生活作息不规律:都市人常常熬夜,并且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便秘。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工作会减少肠道蠕动,减缓粪便排出速度,压迫静脉,使血管充血,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痔疮。
  4. 排便困难:长期便秘的人由于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水分被完全吸收,导致大便干硬。如果用力排便过度,会增加肛门压力,长期下来可能引发痔疮。
  5. 疾病因素:患有肝硬化、心脏病、发炎性肠疾病、慢性咳嗽等疾病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肛管发炎。此外,如果肛门受到感染,会刺激肛内皮肤和直肠黏膜,可能导致损伤,形成痔疮。
  6. 其他因素:怀孕的妇女因胎儿的重量增加而承受下身压力增加,肛门组织更容易松弛,导致痔疮;年长者、过度肥胖或体质较差的人也属于高风险群。

 

为什么女性容易患痔疮?与四个阶段有关?

关于女性容易患痔疮的原因,是否与内分泌有关?医生解释,女性在月经期、怀孕前后和更年期等不同阶段,都存在一些可能引发或恶化痔疮的因素。

  1. 月经期:
  • 如果在月经期间同时出现便秘,久坐于厕所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增加肛门血管充血的风险。
  1. 怀孕期:
  • 怀孕期间,子宫的增大会增加骨盆内压力,进而增加肛门血管压力。此外,怀孕期间体内的荷尔蒙变化也可能导致静脉扩张,增加痔疮的风险。
  1. 产后期:
  • 分娩过程中的用力以及子宫压迫都可能导致痔疮的形成。产后恢复期间,女性常常经历便秘和坐着喂养宝宝等行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痔疮的风险。
  1. 更年期:
  • 在更年期,女性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组织变得脆弱并容易受损。此外,更年期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减慢,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风险增加,这也是患痔疮的因素。

 

治疗痔疮搽药膏就好?一定要做痔疮切除手术?

患痔疮要如何治疗?外科专科医生卓灵解释,痔疮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及积极治疗,因应症状严重级别手法有所不同。

 

1.保守治疗:痔疮药膏
根据医生的建议,遵循高纤饮食、多喝水、服用软便剂等习惯,可以避免便便过硬对痔疮造成挤压。当痔疮引起疼痛时,可以使用止痛药膏涂抹在患处以缓解不适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痔疮药膏并不适合所有患者,且存在一些限制。

 

  • 孕妇禁用:痔疮药膏中的成分如麝香和冰片对胎儿的发育不利,甚至可能导致流产。此外,痔疮药膏不应该用于其他身体部位。
  • 只能缓解症状:许多患者使用痔疮药膏后会发现症状得到缓解,并以为所有痔疮都可以自行痊愈。然而,药膏的作用仅限于减轻出血和肿胀等症状,并不能使痔疮完全消失。

医生指出,尽管痔疮是一种较轻微的疾病,痔疮药膏相对安全,但仍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使用痔疮药膏3到4天后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 积极治疗:痔疮手术

  • 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简单的门诊手术,如橡皮筋结扎术和电刀切除。
  • 严重的痔疮需要进行传统手术切除。

医生进一步补充说,如果把生孩子时的疼痛分数定为10分,那么传统痔疮手术后的疼痛感可能会达到7到8分,手术后的疼痛感最为严重,但通常可以通过止痛药来控制。手术后的疼痛会逐渐缓解,约10到14天后疼痛感会减轻。另一种环状痔疮切除手术(痔疮枪手术)则只会引起数天轻微的不适,并且不会造成肛门伤口或疼痛感。

 

医生指出,痔疮无法被完全根治,就像肛门的「软垫」一样,它是一个类似橡皮衬垫的组织,可以封住肛门口,与肛门括约肌一起防止粪便渗漏。我们通常所说的治疗是针对症状的缓解和控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在严重或持续症状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的情况下考虑的一种选择。

 

预防痔疮9种方法:远离手机,专注过程

为了预防痔疮的困扰,医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些习惯,包括如厕、饮食和运动等方面。

 

  • 避免长时间久站或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下半身静脉压力,容易导致痔疮的发生。应该适时休息或进行一些轻微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 如厕时避免使用手机或阅读报纸:解便时应专注于大便的过程,避免分散注意力,因为过度用力或过长时间的厕所时间可能对肛门产生压力。
  • 避免熬夜、饮酒或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因素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便秘,增加痔疮发生的风险。
  • 保持肛门清洁和干燥:每天清洗肛门区域,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并保持干燥,以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
  • 摄取足够的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大便过硬对肛门的挤压。
  • 多食用高纤蔬果:高纤饮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对肛门的压力。
  • 适量进行轻松的运动: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肛门压力。
  • 可选择温水坐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温水坐浴,这有助于放松肛门肌肉并减轻压力。
  • 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适时去厕所,避免过度憋便或延迟排便。

 

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