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病
克隆氏病是一种发炎性肠道疾病,可能影响肠胃道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分。据研究,本港每10万人中约有1至2人发病,以男性患者居多。
征状与并发症
克隆氏症潜伏期由数个月至数年不等,初期病征包括不思饮食、肚痛、肚泻及明显消瘦等。其他征状可能包括:贫血、皮疹、关节炎、虹膜炎,病人亦会发生肠阻塞,因此会增加罹患肠癌的风险。
病因
克隆氏症成因至今未明,遗传基因和免疫系统缺陷均可能导致克隆氏症。
- 遗传:家族中有克隆氏症的患者,则子女有更大风险患上此种疾病,但大部分患者其实并无发现遗传基因,因此有否家族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 免疫系统缺陷: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致克隆氏症,它会导致慢性发炎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针对肠胃道的微生物抗原进行攻击。
诊断方式
- 胃镜:可以侦测胃炎、溃疡;
- 大肠镜:可以侦测肠炎、溃疡;
- 小肠钡剂灌注法检查:可以侦测溃疡或因长期发炎而引起肠道狭窄的地方。
治疗方法
克隆氏症属于难断尾的疾病,患者须长期透过药物控制病情,包括服用 5-ASA 局部消炎药、类固醇或可抑压免疫系统的硫唑嘌呤(Azathioprine),但后两者的药物副作用较多,部分患者病情反复,所以要经常调整药物剂量。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或有差异,详情请向主诊医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