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一年夺取超过2000港人命!大肠镜预防胜过治疗。大肠镜检查流程是怎样的?费用多少?
大肠癌是本港市民患癌第二大杀手,于2021年开始增加接近6千位新患者,一年夺取接近2千条性命。鉴于患癌风险十分高,及早进行大肠镜检查事关重要。但大肠镜检查多久需要做一次?我们请来外科专科医生,为各位说明大肠镜检查的数据,讲解大肠镜检查流程、检查项目、费用及注意事项等。
谁最需要照大肠镜?大便习惯改变要检查?
外科专科医生表示大肠镜检查的目标是找出未长成肠癌的腺瘤瘜肉,及早切除,这可以避免癌症发生。若你有以下现象便建议尽早接受检查:
- 50岁或以上的人士
- 大便习惯改变,甚至出现血便的情况
- 常腹痛、腹胀
医生建议,市民若出现任何征状,应及早寻求医生的意见,不应只透过网上信息自我判断是否须要照肠镜。
大肠镜检查不只验出大肠癌,更可验出痔疮
医生表示,大肠镜还能诊断以下病症:
- 大肠瘜肉,大多数大肠瘜肉能在内窥镜检查同时切除
- 溃疡性结肠炎
- 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
- 憩室病
- 痔疮
大肠镜常见问题解答
不少市民对于大肠镜检查都有许多疑问,以下是医生的解答:
常见问题 | 解答 |
1. 大肠镜多久检查一次? | 答:本港卫生署建议,年纪届满50岁或以上人士应该每5年便进行一次大肠镜检查。 |
2. 做大肠镜检查需要住院吗? | 答:绝大部分的肠镜检查是不需要住院的,但部分患有较严重长期病、重度肥胖、或患心脏病人士就可能有需要留院,市民可按照自身情况向医生查询。 |
公立医院及私家医院做大肠镜检查有什么分别?
目前在香港,政府医院、私家医院及日间医疗中心均提供大肠内窥镜服务。这三类的机构在服务详情及价格上均有分别。
私家医院 | 公立医院 | 日间医疗中心 | |
轮候时间 | 可按病人需要弹性处理 |
>1年,甚至更长时间 |
可按病人需要弹性处理 |
收费 | 相对昂贵,个别医院附有不同形式服务及药物收费,逐项计算 | 有相应政府资助 | 介乎政府与私家医院之间 |
可否安排留院 | 可以按照病人需要作出自费留院安排 | 没有 | 没有 |
大肠镜收费昂贵吗?有资助吗?
目前政府推行「大肠癌筛查计划」,资助没有大肠癌症状的市民每2年接受大便隐血测试。如测试结果呈阳性,参加者会获转介接受政府资助的大肠镜检查。
大肠镜检查收费涉及不同项目,如在进行大肠瘜肉切除的程序上,牵涉到化验费及仪器费等。因此,市民在进行大肠镜检查前须详细了解清楚有关检查所需的费用详情,包括医生费、手术室费、化验费、麻醉师费用及麻醉方式、仪器费、病房费和杂费等。你也可请医疗机构按照你的情况大约估算大肠镜的预算费用。
大肠镜检查是其中一种肠镜检查。
肠镜主要分为两种——大肠镜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
大肠镜检查 | 乙状结肠镜检查 | |
检查范围 | 检查整个结肠和直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 仅检查结肠下半部分,包括直肠和乙状结肠,范围相对较短。 |
检查深度 | 可以检查整个结肠和直肠,深入到盲肠。 | 仅能检查直肠以及乙状结肠部分,无法检查上半部分的结肠。 |
检查过程 | 插入一根柔软且可弯曲的管状仪器(内窥镜)进入大肠,以检查结肠和直肠的内部,检测和诊断结肠瘜肉、肿瘤、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 使用一根管状仪器(内窥镜)经肛门进入直肠 |
可切除瘜肉吗? | 可以 | 可以 |
不适感 | 没有,一般会在麻醉情况下进行 | 少许,由于麻醉范围比较小,不会使用麻醉剂 |
适合人士 | 适用于大便潜血检查呈阳性反应和下消化道有出血情况的患者,大多数病人都适合进行。 | 不宜接受麻醉风险、过往手术可能导致肠道严重沾黏、因肾脏问题不适合饮用清肠剂、直肠肛门方面有特定问题、以及不宜做全大肠镜的患者 |
若有任何关于大肠镜的疑虑,请向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