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构皮肤肿块
摸到皮肤上的肿块,无论大小,都常常让人感到担忧和困惑。这种情况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例如粉瘤、脂肪瘤、粉刺或瘜肉。它们在外观和症状上有所不同,但要确定肿块的具体性质,还是要靠医生评估和诊断。至于是否需要治疗,要按其大小、生长位置与速度来衡量,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粉瘤是甚么?
粉瘤的医学名称为「表皮囊肿」,绝大部分属良性,生长于皮肤真皮层或皮下脂肪层,成因是表皮细胞植入真皮层,导致角蛋白过量积聚。其生长速度缓慢,通常不会有痛感或不适。除非严重影响外观、出现发炎或异常变化,否则未必需要实时治疗。
脂肪瘤是甚么?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皮下脂肪组织中,可以在全身各个部位出现。脂肪瘤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细胞,其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触感柔软且可移动。
脂肪瘤的成因一般被认为与遗传、肥胖、代谢异常和过度饮食等因素有关。它们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并且很少转变为恶性肿瘤。然而,如果脂肪瘤出现明显的增大、变硬、疼痛或有其他异常症状,就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肿瘤的性质。
粉刺是甚么?
粉刺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特别常见于青春期和青少年时期,但也可能出现在成年人身上。它们通常形成在皮脂腺的毛囊周围。
粉刺的形成通常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的皮脂,而角质会堵塞毛囊的开口,阻碍皮脂的排出。被堵塞的毛囊中发生细菌感染,就会导致发炎和红肿。
粉刺通常出现在脸部、头皮、背部和胸部等多油脂分泌的区域,可能引起轻度不适、痕痒或影响外观。如果粉刺被过度挤压或不当处理,可能导致感染、疤痕或更严重的皮肤损伤。
瘜肉是甚么?
皮肤瘜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生长物,通常是小而柔软的,呈现为肉色或棕色的结节,其外观类似于梨形或圆形。它们通常位于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乳房下方或眼睑附近等。
如何分辨粉瘤、脂肪瘤、粉刺与瘜肉?
粉瘤 |
脂肪瘤 |
粉刺 |
瘜肉 |
|
形状 |
圆形、体积较大 |
体积不一,触感较为柔软 |
体积较小 |
形状不一 |
生长部位 |
身体任何部位,较常出现在脸部、颈部及四肢,有在同一地方反复出现的倾向 |
身体任何部位,处于较深层位置,如脂肪层,不在皮肤表面。 |
较常见于脸部及背部,以及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 |
悬垂在皮肤表面 |
特性 |
挤压时会有米白色或灰色乳状物溢出*,不能自行消退,需以手术切除才可根治 |
触感较为柔软 |
经过新陈代谢会自行消退 |
挤压时没有分泌物流出 |
*注意:患者不应随便挤压粉瘤
摸到皮肤肿块怎么办?
虽然上述提及有关分辨皮肤肿块类型的数据,但它们的外观往往非常相似,容易令人混淆。因此,当发现自己皮肤出现肿块时,应及时就医,让医生透过触诊及超声波检查确定肿块的类型。
粉瘤和脂肪瘤可以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粉瘤最常用的方法。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开皮肤,彻底清除囊肿及其内容物。脂肪瘤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并不需要治疗。然而,如果脂肪瘤造成不适或影响外观,医生就可能建议手术切除。手术通常包括创建一个小的切口,并完全切除脂肪瘤。
粉瘤及脂肪瘤手术要住院吗?
一般的粉瘤及脂肪瘤手术都可在日间医疗中心进行,患者无需住院。这种做法不但省却出入医院的繁复手续,节省时间心力,同时治疗费用通常也相对较低。然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个案,例如粉瘤已发炎含脓以至影响周边皮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留院一天,观察伤口有否出现渗血或异常情况。部分患者亦可能需要进行静脉注射抗生素来控制皮肤发炎的情况。
粉瘤及脂肪瘤手术后会否留疤?
粉瘤及脂肪瘤手术后一般会留下疤痕,疤痕的明显程度视乎手术有否出现并发症 (例如伤口发炎)、病人体质 (基因决定)。如病人有疤痕增生体质,疤痕会较明显,疤痕一般会在表皮囊肿或脂肪瘤表面位置。此外,进行手术后遵循正确的伤口护理 和恢复指导也可以帮助减少疤痕形成。然而,每个人的身体愈合能力和疤痕形成倾向都有所不同,因此无法完全预测手术后出现疤痕的结果。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疤痕,例如凸起的瘢痕或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