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年纪都有可能患上盆腔炎!盆腔炎可导致不孕 医生拆解成因+高危风险+治疗方法
提起妇科最常见的疾病,盆腔炎也是其中之一,每年大约有1.5%的女性会患上盆腔炎,任何年龄的女性也有机会中招。既然盆腔炎如此普遍,大家更加需要了解其成因、高危因素以及相关治疗方法,今回有请香港专科妇产科专科医生 与大家分享。
什么是盆腔炎?
盆腔炎(PI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指女性的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感染。急性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原有淋病双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与砂眼披衣菌(Chlamydia trachomatis)等。当阴道受到细菌感染时,子宫颈黏液结构会受到破坏,细菌便会入侵子宫内膜,扩散至整个盆腔,造成盆腔炎。若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反复发作,日后不孕的机会率高达三成,也会增加宫外孕的风险。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盆腔炎的初期症状可能十分轻微,容易令人忽略。医生 遇过不少患者直到后期出现盆腔疼痛、宫外孕或无法怀孕的状况时,才意识到自己曾经患上盆腔炎。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 持续性下腹部疼痛
- 骨盆腔疼痛
- 性交时感到骨盆深处疼痛
- 尿频或小便时疼痛
- 经期和性交后出血
- 阴道分泌物不寻常地增多,尤其是黄色、绿色或有臭味的
- 分泌物如「豆渣」般黏稠
- 发热/发冷
- 发烧
- 头痛
- 食欲不佳、恶心
- 腹胀腹泻
若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请尽快向医生查询,以免错过黄金治疗期。
什么原因导致盆腔炎?有什么高危的因素?
盆腔炎是由细菌导致,例如衣原体或淋病等,主要经由无保护的性行为而引致。在月经期间、分娩期间、堕胎或流产后,由于子宫颈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也会导致细菌更容易进入体内。
患上盆腔炎的高风险因素:
• 阴道、子宫颈曾受到感染
• 流产后
• 经常清洗阴道
• 性伴侣较多
• 手术后出现细菌感染
• 有性传播感染病史(如曾感染淋病、砂眼衣原体等性传染病细菌)
• 长期服用抗生素
• 使用子宫内避孕装置
盆腔炎的并发症
若患者延迟接受治疗,盆腔炎可能会对女性的生殖器官造成长远的影响,输卵管有可能因此而堵塞,导致不孕的情况。根据调查,每10名盆腔炎的患者便有1位因此而不孕,同时盆腔炎也会增加宫外孕的风险。另外,若导致盆腔炎的细菌在盆腔内扩散,便可能造成盆腔脓肿。此外,严重的盆腔炎甚至会导致盆腔腹膜炎,可能导致长期慢性腹痛。医生 指出盆腔炎属于高复发性的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令腹痛持续地出现。
如何诊断自己是否患上盆腔炎?
首先,医生会为病人进行腹部和阴道检查,评估盆腔是否有任何异物、发炎或肿胀等情况。如发现子宫颈附近有黄色浓稠的分泌物,便会抽取一些分泌物作种菌化验。此外,医生也可能会检查病人的血液样本,查看白血球数字是否有过高的现象。病人也会进行尿液样本测试,用作排除怀孕及尿道炎的可能性。
如何治疗盆腔炎?
由于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致,如病人确诊盆腔炎,便需要服用抗生素,一般疗程为2星期。患者需要严格遵从医生的指引,将抗生素全部服完。医生 提醒,若提早停药或不定时服药,会有复发的风险。若进行超声波扫描检查后,发现盆腔有脓肿,便需要尽快进行手术以除脓及清洗腹腔,防止细菌继续增生并扩散至身体各部分。
盆腔炎手术通常采用微创腹腔镜方式进行,但若果盆腔炎出现扩散情况而导致骨盆腔及肠沾黏严重,便有机会改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一旦怀疑自己患上盆腔炎,便需要尽早咨询医生,寻求协助。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盆腔炎?
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以下是医生 建议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方法:
- 遵循安全性行为准则:如佩戴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如淋病和砂眼衣原体感染。
-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盆腔炎或其他妇科问题,使患者能及早接受治疗。
- 避免阴道冲洗:避免使用阴道冲洗剂或灌洗器,因为这可能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增加感染的风险。
- 避免多个性伴侣: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会增加感染盆腔炎的风险。保持单一稳定的性伴侣关系可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 如患有盆腔炎或性传播感染,应定期与伴侣接受检查。
- 注意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