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间医疗中心牌照:DP000305

综合常见的胃部问题

胃病

「胃病」是笼统的叫法,涵盖各种胃部疾病,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通常所指的胃病包括:


某些胃病,如早期的胃癌,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容易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以下是常见引发胃病的6大习惯:

1. 进食速度过急

进食速度太快会为消化系统带来压力,导致消化不良,并容易出现胃食道逆流。

2. 经常吃夜宵

习惯在深夜进食,或是晚餐和就寝时间的间隔太短、吃太多,以致食物无法完全消化,引发胃酸倒流。

3. 饮食较偏向肉食、炸物、烧烤

含有大量脂肪或经过油炸的食物,会延缓消化的时间,让食物长时间在体内发酵,产生较多气体,也会使胃产生更多胃酸,刺激消化系统。

4. 习惯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进食时说话会不自觉地吞入较多空气,容易导致胃气胀。

5. 喜爱喝可乐、汽水等有气饮品

啤酒、气泡饮品等含有大量气体的饮料容易引起腹胀,且气泡也会在胃里膨胀,为下食道括约肌带来压力。  

6. 三餐时间不固定

如果长时间不吃东西,缺少食物来中和胃酸,易造成胀气,亦有机会出现胃酸倒流和恶心症状。  

 

 

诊断胃病的各种方法​ : 

 

胃内窥镜检查​ : 胃内窥镜检查是现时诊断胃癌最重要、最可靠的方法。该检查不仅能直视胃内部真实情况,还能直接抽取异常部位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对早期胃癌筛查的准确率高于其他筛查方法。

 

胃镜同时是一个比较直接去诊断胃酸倒流及其并发症(巴雷斯特食道症及食道癌)的方法。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将一个细长、柔软的内窥镜插入病人喉咙,检查食道内部、胃和十二指肠。如果发现异常,会取活组织样本进行检查。

 

了解更多胃镜(内窥镜)检查

 

其他诊断胃病的各种方法​ :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提供一些指标,以评估胃癌风险。这些指标可能包括肿瘤标记物(如CA 19-9和CEA)和其他相关指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并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胃癌,它们只是提供一些疑似的迹象。

 

影像检查:影像检查可以提供有关胃部结构和异常的信息。常见的影像检查包括超声波检查、CT扫描和MRI。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查胃部结构,检测可能的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波检查对于早期癌症的诊断价值不高,而电脑扫描亦很难检测到早期癌症。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这是一种通过将钡剂(一种X光对比剂)口服,然后通过X光检查胃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有关胃部结构和异常的信息,但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胃癌。唯近年已较少采用这种检查。

 

以上检查方法可得出初步评估,如发现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进行胃内窥镜检查进一步确诊胃部问题。

 

 

如果发现有以下症状,应咨询医生的意见,及早接受胃镜检查:​

  • 吞咽困难​
  • 复发性的上腹部疼痛​(消化性溃疡​)
  • 胃食道逆流性疾病(胃酸倒流)​
  • 排出黑色柏油状的粪便
  • 火烧心
  • 嗳气
  • 腹胀

 

医生会因应病人情况处方以下药物,让病人得到舒缓:

消化酵素、​​化胃气药物、​抑制胃酸药物

  

因患胃病而诱发经常性胃痛的病人,在饮食上有何宜忌?

宜食:

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是最佳选择,例如粥、白面包、煮熟的蔬菜等。这些食物不会给胃部增加过多负担。此外,也可以选择低脂肪、低刺激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制品等,适量摄入可增加蛋白质。建议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降低胃部压力。

 

忌食:

需要避免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浓味调味料、烟酒等,因为这些会增加胃酸分泌。高脂肪食物如煎炸食物、奶油、红肉等也属于禁忌,因为较为不易消化。纤维过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谷物等,也可能加重胃部不适。此外,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可乐等也应该避免。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饮食外,胃病患者在用餐方式上也需要注意,应该细嚼慢吞,少食多餐,避免呼吸不顺和过度进食。另外,适当补充水分,维持良好的水分平衡也很重要。饭后适度休息,避免立即剧烈运动。

 

关于「黑咖啡削胃」的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咖啡作为一种刺激性饮料,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对胃部造成一定伤害。

 

胃部问题主要分类目录

 

胃痛

都市人常常都有消化系统不适的问题,尤其是胃部。当中胃痛就是第一征兆,反映胃部出现健康问题。因此,认清胃痛成因及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症状

胃痛通常会出现在人体的上腹部区域,即位于肋骨和肚脐之间的中央区域,也正是胃的所在位置。胃在消化系统中占据了上腹部较大的空间,因此当胃部出现各种疾病或功能障碍时,通常首先会在这个区域产生不适。有时胃痛也可能扩散到左上腹或右上腹,但通常强度较中央区域弱。

 

如果胃痛伴有灼热感或酸痛感,则症状多局限于上腹正中间的狭小范围内。而当胃痛程度较严重时,甚至可能蔓延至整个上腹部乃至下腹部。

 

工作压力大、三餐不定时,常有消化不良、胃痛、胃气胀等问题,令人相当困扰。常见的胃痛状况,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压力,或胃部疾病引起,令胃黏膜受损、发炎、溃疡,产生疼痛。长期忽视胃痛甚至可能导致胃癌等更严重的疾病,威胁生命安全。

 

持续的胃痛会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胃痛可能会妨碍日常工作和生活,导致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如果不及时处理胃痛,还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功能。例如长期胃痛可能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引发贫血、体重下降等问题。而胃酸过多还可能逆流到食道,造成食道炎等并发症。某些其他原因导致的胃痛,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危及生命安全。

 

胃痛发作时,应该如何处理?

当出现胃痛时,首先要立即停止进食,并避免进食任何刺激性或难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喝些温开水或薄荷茶来缓解痛楚。

 

其次,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采取卧位或半卧姿势,这可以减轻胃部的机械性刺激,有利于自我修复。适当的腹部按摩也可以起到放松胃部肌肉的作用。同时可以服用一些无刺激性的胃药,如抑制胃酸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快速缓解胃痛症状,但长期服用仍需要医生指导。

 

通常情况下,牛奶确实具有一定的中和胃酸作用。牛奶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其他成分,可以暂时降低胃酸的浓度,缓解胃酸灼伤的症状。然而,并非所有的胃痛都是由于过多胃酸引起。如果是由于胃炎、消化不良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引起,单纯饮用牛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长期大量饮用牛奶也可能产生其他不良影响。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可能导致胃部负担加重,使消化功能更加受损;牛奶中的乳糖也可能引发腹胀、腹泻等症状。

 

胃痛应该吃什么?

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是最好的选择,如白开水、薄荷茶、稀粥或燕麦粥等。这些食物不会给胃部造成额外负担 ,有助于减轻胃部炎症和刺激。此外,也可以考虑进食一些低脂肪、低糖的乳制品,例如含有益生菌的乳酪,有利于肠胃道健康。另外,一些清淡的蛋白质来源也是不错的选择,如鸡肉、鱼肉、豆腐等。

 

在胃痛的情况下,建议避免食用高纤维的食物,因为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部不适加重。其次,高纤维食物在胃肠道中会吸收大量水分,增加肠道负担。另一个原因是有些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水果等,还包含一些可能诱发胃酸分泌的成分,如酸性物质或刺激性物质,这些都会加重胃部的负担。

 

但以上方法毕竟治标不治本,若胃痛过于频繁,或病征持续,怀疑是胃溃疡、胃炎等问题,最好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找出胃痛的真正原因。

 

胃酸倒流   

胃食道反流病(俗称胃酸倒流)是一种慢性的消化系统疾病,指胃内的食物和胃酸倒流至食道,是香港常见疾病。

 

胃酸倒流是指胃内的食物和胃酸倒流至食道,食道的括约肌由于肌肉无力或松弛而无法正常紧闭,就会发生胃酸倒流。长期不理会及不改变自己生活饮食习惯,慢慢会造成胃食道黏膜损伤与慢性疾病。胃酸倒流最需担心的情况是,因胃酸倒流而诱发的巴雷斯特食道症,而食道腺癌有50%的发生率是由巴雷斯特食道症演变而来。

胃酸倒流的成因

下食道括约肌就像一道连接食道和胃部的活门,在正常消化过程中,这道活门会打开让食物通过;而当食物进入胃部后,活门便会关上以防胃液或胃内食物倒流。

 

当胃动力下降或者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食管的清除能力下降,混杂胃酸的食糜就会由胃部上涌至食道甚至是口腔。

其他原因包括情绪紧张、进食时狼吞虎咽、天生胃虚、怀孕末期、肥胖、吸烟。咖啡含有咖啡因等成分,会刺激胃部增加胃酸分泌。过度饮用容易导致胃酸过多,尤其是对于胃病患者来说,更容易引发胃酸逆流、胃痛等症状。其次,咖啡本身也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饮料,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令胃黏膜受到刺激和损伤。这不仅可能引发胃炎,还可能导致胃溃疡等更严重的胃部疾病。

常见征状

患有胃酸倒流的病人,通常在进食后会出现胸口灼痛(俗称火烧心)、腹胀、吞咽困难、喉咙感觉肿块、声音沙哑、持续咳嗽及喉咙痛、酸性液体反流。如果夜间发生胃酸倒流,病人可能伴有慢性咳嗽、呼吸短促、喉炎和睡眠困难。患胃酸倒流的典型症状是「火烧心」,但并非每个患者的表现都如此,患者不一定察觉是胃酸倒流,故常常未被重视。香港肠胃动力学会曾于2017年进行一项研究,在当时逾3,000名参加的患者中,发现每4名患者中便有3人未发现自己已患上胃酸倒流。如果不及时治疗,慢性胃酸倒流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例如食道炎、巴雷斯特食道症和食道癌。

 

 

改善胃酸倒流的方法

轻微的患者可尝试改变生活方式以缓解胃酸倒流,在多数情况下,患者需要多吃新鲜蔬菜、姜、燕麦、瘦肉、 蛋白、健康脂肪;减少进食高脂肪食物、刺激辛辣食物、碳酸饮料、咖啡因饮品及薄荷等。同时患者需要摄入适量的高纤维蔬果、谷物类、鱼及橄榄油,还要控制自己的体重,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及练习腹式呼吸。少量多餐、睡觉时抬高头部和上半身、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可有助减轻症状问题。当然也要注意避免吸烟喝酒,并且需要改善一些不良习惯,如避免在睡前两小时进食、避免一边喝汤或饮料一边吃饭。这些好习惯将有助预防及减缓胃酸倒流所引起的不适症状。

 

胃气胀

​胃气胀指的是胃部或腹部感到胀满、鼓胀的症状。这通常是由于胃肠道中过多的空气或气体所造成。

常见症状

  • 腹部胀满感 : 胃部或腹部感到胀满或鼓胀,有压迫感

  • 胃部疼痛​或​不适​ : 胃部可能会有疼痛或不适感

  • 排气增多​ : 会经常感到需要放屁才能缓解胃胀,排气量会增多,有时伴有恶臭

  • ​嗳气​ : 会频繁地有嗳气或打嗝

  • 其他​ : 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功能性胃气胀

这是最常见的胃气胀类型,主要是 由于肠道功能障碍、神经调节紊乱引起,没有器质性病变。​

饮食相关性胃气胀

由于摄入某些难消化食物引起的胃气胀。​常见的有豆类、高纤维食物等。​

药物性胃气胀

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失调,导致胃气胀,​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代谢性胃气胀

由于某些代谢障碍引起的胃气胀。​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症。​这种情况下胃气胀通常伴有其他症状。​

器质性胃气胀

由于某些器官或疾病导致的胃气胀,​可能源于胃肠道结构异常、消化道病变等,如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胃气胀的成因​

肠内气体

快速进食或用吸管饮水等容易吞入空气,这会导致肠内积聚气体。某些食物(如豆类)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也会造成胀气。​

过度进食

一次进食超过平常量或承受量,会导致胃部需要过度膨胀,引起痛苦和胀胀感。

压力和焦虑

长期紧张焦虑会影响肠道蠕动,增加肠胃胀气。

便秘

如果肠道无法快速推动粪便排出,通常是因为饮食缺乏纤维素,会导致严重的腹痛。肠道无法排出粪便也会造成胃部胀胀的感觉。

荷尔蒙因素

女性在更年期期间,随着雌激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快速变化,水分保留会不可预测,增加胀气的可能性。​

 

雌激素还有助于胆汁的生产,当雌激素水平波动时,胆汁生产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消化脂肪困难,引起胀气。

其他可能的成因

  • 胃轻瘫​

胃和十二指肠虽没有机械性的阻塞,但消化功能受损,消化道内肌肉的运动发生障碍,无法及时消化食物,病人常会感到腹胀。​

 

  • 癌症​

例如结肠癌、卵巢癌、胃癌、胰腺癌,均有腹胀之症状。

 

 

应对胃气胀时,可从调整生活方式方面出发​

应减少​

  • 饮用碳酸饮料​

  • 咀嚼香口胶​

  • 含有果糖的食物和饮料​

  • 减慢饮食速度​

  • 吸烟​

  • 食用乳制品​

应增加/多做​

  • 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

  • 饭后起身活动​

  • 顺时针按摩肚子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螺旋状细菌,主要寄生于人类的胃部。该细菌能在酸性环境中生存,并通过破坏胃黏膜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与胃癌的发展有关。全球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带菌者,但大多数人不会出现症状。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从大便或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此外,唾液和体液也能传播此菌,例如亲密接触,或共用餐具等。

 

约有50%至70%感染的人可能会发展成慢性胃炎。根据一些研究和调查,香港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和人群中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估计约有40%至60%的香港成年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其比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卫生条件和地理位置等。

  

为什么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什么传播途径?与别人一起吃饭也可能会中招?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原因存在不确定性,大机会与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环境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有多种感染途径,包括进食受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在受污染的水源游泳;在医学研究中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会通过食物传播,所以有很多病人的家庭成员亦同时感染,例如有共用餐具的习惯;如果触碰到受感染者的体液或粪便,也可以使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在日常生活中,与别人一起吃饭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共用餐具、杯子或食物时,如果其中一位成员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则其他人很可能会受到感染。特别是在不洁的餐饮环境中,食物和水的污染可能成为细菌传播的另一途径。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避免共用餐具,对于降低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幽门螺旋杆菌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及症状?严重甚至会引致胃癌?哪类人士是高危人士?

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胃部,感染后可能导致多种胃部疾病。最常见的影响是慢性胃炎,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胀气、恶心、食欲不振及腹痛等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炎症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胃溃疡,这会引起更严重的疼痛和消化不良,有时甚至会导致出血或穿孔。此外,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风险增加有关,感染者的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这使得及早检测和治疗变得尤为重要。

 

某些类型的人群被认为是高危人士,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曾经有胃溃疡病史的人,以及有家族胃癌病史的人。此外,生活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或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及长期进食高盐份食物的人群,会增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这些高危人士应该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感染,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吹气测试是其中一个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方法之一。此测试安全、简单、快捷,只需收集患者的呼气样本作化验,一至两天便有结果。

 

胃内窥镜检查:抽取胃部组织作幽门螺旋菌测试片,准确度高。

 

粪便检测:收集粪便样本,然后交到化验所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抗原。因为带菌者的粪便样本中会有幽门螺旋杆菌抗原。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标准方法是合并疗法,通常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一般为10至14天。这种治疗方案的成功率接近80%以上。若第一线治疗失败,则可能需要使用替代抗生素进行第二线治疗。此外,治疗后需进行检测以确认幽门螺旋杆菌已被根除。

 

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勤洗手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进食前和使用厕所后。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饮水杯,使用公筷,尤其是在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的情况下。此外,应确保饮用水源的清洁,避免饮用未经处理或可能受污染的水,并尽量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用餐。

 

在饮食上,应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烹煮的肉类和海鲜,因为它们可能受污染的水源感染。此外,减少辛辣、油腻、高盐份和高糖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影响胃部健康,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可通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减少吸烟及饮酒,保持身体健康及抵抗力。

 

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每人一生中有大约10%的机会患上。若处理不当,严重情况可能会导致胃癌,了解其成因及预防方法才能避免患上此疾病。

 

胃溃疡指的是胃部因长期受到胃酸侵蚀,侵蚀的程度超越了胃黏膜自我修复的能力,而导致胃壁膜破损,这称之为胃溃疡。若没有得到适当治疗,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胃出口收窄,甚至发展成胃癌。

 

导致胃溃疡主要有两大成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药物过度或不当使用(以非类固醇消炎药物为主)。

 

约70-75%的胃溃疡跟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它会刺激胃内壁,导致胃酸侵蚀胃部,引致胃溃疡,甚至可能引发胃淋巴癌或胃癌。

 

此外,长时间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也会损害胃部黏膜的自我修复功能,引致胃溃疡。常见的非类固醇消炎药有布洛芬及阿士匹灵。

 

 

那些人比较容易有胃溃疡?

  • 长期处于压力大的人士

  • 精神压力过大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则会提高患上胃溃疡的可能性。

  • 经常进食刺激性食物

  • 辛辣食物、咖啡因、碳酸饮料等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患上胃溃疡的风险。

  • 吸烟、酗酒

 

 

胃溃疡有什么常见的症状?

  • 腹部中央疼痛:常见的疼痛部位处于上腹,即胸骨底端及横隔膜所在位置。胃溃疡患者一般在进食后比较容易出现上腹疼痛,因为食物进入胃部后,刺激胃酸的分泌,导致胃壁被进一步腐蚀。

  • 胃胀及消化不良:因为胃部排空的速度变慢,让食物无法流进肠道,继而产生腹胀的感觉。

  • 呕吐或恶心:由于胃酸过多,加上某些病人的十二指肠也出现溃疡的情况,导致食物无法顺利从胃部排空至肠道,有机会导致食物倒流至食道,造成呕吐或恶心的问题。

  • 失去食欲,体重下降。

  • 火烧心也是另一项比较常见的症状。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胃部细胞无法抑制胃酸的生成,导致胃酸导流至食道。要注意的一点是,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也会出现火烧心的症状,若有怀疑,请尽快向医生查询。

 

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以下常见的并发症:

  • 胃出血:患者的大便有可能呈黑色、黏稠,有如芝麻糊的质地。若出现急性大量出血,则会出现鲜红色大便,并伴随着剧痛,严重失血的话会令患者贫血。

  • 胃穿孔:由于胃酸不断产生,胃壁因而不断被腐蚀,这将会导致胃壁穿孔。胃内食物渗出腹腔,可以引致腹膜炎,需要紧急手术处理。

  • 胃出口阻塞:胃溃疡会导致幽门通道(即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通道)反覆发炎,愈合的疤痕会令幽门变得狭窄,食物被阻塞,因而较难移动至肠道。

  • 严重的胃溃疡可以导致胃癌。曾经有一个研究,在297名受访的胃溃疡患者中,有10多位病人后来患上胃癌,由此可见胃溃疡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若出现以下症状便需要尽快求医:

  • 吐血或排出黑色沥青状的粪便

胃溃疡可能导致胃出血,患者因而有机会吐血或排出黑色沥青状的粪便。

 

  • 贫血症状

胃部慢性出血会引致贫血症状,例如脸色苍白、倦怠、头晕等。

 

  • 急剧腹痛

若突然出现剧烈的腹部疼痛,且持续一段长时间,便有可能是消化道穿孔,需要即时处理。

 

  • 反覆呕吐

身体会因为不断呕吐而导致缺水及电解质失衡,需要就医,补充身体营养,以防出现晕厥情况。

 

  • 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胃溃疡有可能影响进食及消化能力,这将会影响食物吸收,导致身体吸收营养不足,长期会导致营养不良。

 

如何治疗胃溃疡?

一般来说,治疗胃溃疡主要靠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在数月内便能痊愈。

 

医生会给予病人药物以抑制胃酸的产生,例如质子泵抑制剂 (PPI)。整个疗程大约8-12个星期,完成疗程后便需要照胃镜以确保伤口已经愈合。如果并没有愈合,有机会是胃癌的征兆,便需要抽取组织化验。

 

如果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医生会给予病人服用抗生素疗程,将细菌彻底清除。

 

日常生活中如何缓解胃溃疡带来的不适?

胃溃疡会长期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下是一些调整日常生活习惯的方法,有助缓解胃溃疡带来的不适。

  •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气泡饮品。

  • 减少烟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刺激胃酸分泌。

  • 饭后不要躺平:饭后2-3小时内尽量避免躺下,减少胃酸倒流的机会。

  • 减轻压力:压力大也会刺激胃酸分泌。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忽视胃痛,很容易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更严重的疾病,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持续的胃病会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可能会妨碍日常工作和生活,导致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功能。例如长期胃痛可能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引发贫血、体重下降等问题。而胃酸过多还可能逆流到食道,造成食道炎等并发症。某些其他原因导致的胃痛,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假如您有特定的症状或疑虑,建议咨询您的医生,以获取个人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本网站所载资料仅作参考之用。香港专科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会尽力改善本网站所载资料的准确性,但并不保证该等资料为准确、完整及最新。在使用本网站所载资料时,使用者必须评估并承担使用任何内容的所有风险,包舍依赖任何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适用性的风险。

 

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