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間醫療中心牌照:DP000305

認識鼻咽癌

 

香港每年的鼻咽癌新症大約有900宗左右,是香港頭十位常見的頭頸部癌症之一,其中男性無論是發病率、死亡率和風險都較女性高約3倍。於2015年,鼻咽癌在男性和女性的發病率分別排行第六位和第十四位。鼻咽癌的發病年齡相對部份其他癌症低,發病高峰年齡為50至60 歲。

 

雖然鼻咽癌為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革新,鼻咽癌對人類的影響已經逐步減少。參考癌症統計資料,鼻咽癌近年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下跌趨勢,加上越早發現患上鼻咽癌,治癒的機會越高,第一期的治癒率可高達九成,可見鼻咽癌的療效越見提升。

 

資料來源:香港防癌會

 

鼻咽結構

 

 

鼻咽位於頭部中間,在鼻腔後方和懸雍垂上方,附近組織有腦幹、腦下垂體、腦神經線和咽鼓管,由於位置隱蔽,醫生需要透過內窺鏡才能清楚檢查這個地方。鼻咽癌是由鼻咽開始發展形成的惡性腫瘤,惡性腫瘤會不斷增生,壓迫鄰近器官,甚至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組織和血管,進而通過淋巴網絡和血液入侵其他遠端器官。

 

 

 

鼻咽癌的成因

 

鼻咽癌的成因是因為鼻咽內的表層細胞產生惡性變異,但明確成因至今仍然未明,醫學界普遍認為以下是鼻咽癌的高危因素:

 

家族遺傳:
鼻咽癌患者的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姊妹和子女罹患鼻咽癌的機會會較一般人高。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的感染一般沒有徵狀,或只產生可類似傷風的輕微徵狀。有研究發現大部分的鼻咽癌患者體內的EB病毒抗體是十分之高,但具體誘發癌症的原因仍有待研究。

 

飲食習慣:
中國華南一帶的鼻咽癌發病率是全球之冠,因此鼻咽癌也稱「廣東癌」,估計與當地居民嗜吃鹹魚和醃菜等含致癌物質亞硝胺的醃製食物有關。

 

其他因素:
因工作關係接觸到木屑、甲醛和化學煙霧;經常燃燒香燭;免疫功能不全。

 

 

 

鼻咽癌症狀

 

由於鼻咽癌的位置十隱蔽,初期的症狀未必明顯,但隨著腫瘤的增大和擴散,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其中以頸側淋巴結脹大最為常見:

 

  • 鼻塞、流鼻涕
  • 流鼻血
  • 咳嗽帶血
  • 耳鳴
  • 聽力減退
  • 頭痛
  • 看見重疊影像
  • 面部麻痺
  • 聲音沙啞
  • 吞嚥困難

 

 

如何預防鼻咽癌?

 

要預防鼻咽癌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減少進食加工和醃製類食物。工作時適當使用安全設備,例如戴工業用口罩,減少接觸致癌物質的機會。如出現懷疑是鼻咽癌的初期症狀,應立即求醫檢查和治療。如屬於高危人士,應安排定期身體檢查。

 

 

 

診斷方法

 

定期檢查和求診有助及早診斷和治療鼻咽癌,越早發現癌症,其治癒機會越高。鼻咽癌的檢查包括以下各項:

 

鼻內鏡檢查:
醫生把附有光學纖維鏡頭的軟管通過鼻孔進入鼻咽,檢查鼻咽是否有異樣

 

活組織化驗:
如檢查發現鼻咽有異樣,醫生會利用儀器抽取一些組織作病理化驗,以確定病因

 

抽取血液樣本:
驗測血液中EBV抗體的水平

 

如確實患上鼻咽癌,醫生會為患者進一步檢查,為癌症作分期評估,確定腫瘤位置和擴散去其他器官的程度:

 

  • 磁力共振造影
  • 電腦掃瞄
  • 超音波掃瞄
  • 胸肺X光
  • 正電子掃瞄

 

咽癌分期

 

癌症分期的作用是鑑別腫瘤的擴散程度及範圍,籍此預測治癒的機會,讓醫生可利用分期設計治療方案。而以下的分期是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的分期而定。

 

0期 癌細胞於鼻咽表層細胞組織形成。
I期 癌細胞局限在鼻咽部位。
IIA期 癌細胞蔓延到咽喉或鼻腔。
IIB期 癌細胞擴散到喉嚨兩側的組織或者擴散到頸部的淋巴組織。癌細胞未侵略遠端器官。
III期 癌細胞已蔓延到頸部的淋巴組織但未侵略遠端器官。或者腫瘤已侵略鼻竇或附近頭骨。
IVA期 腫瘤已蔓延到頭骨或腦神經線。癌細胞未侵略遠端器官。
IVB期 癌細胞擴散到遠端器官。

 

存活率


第一至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可高達八至九成半、第四期亦大約有七成。

 

 

 

治療方法


由於鼻咽癌的位置隱蔽,故很少用手術切除的方法清除腫瘤。鼻咽癌的治療主要靠放射治療,但醫生可能會建議第四期、第三期或部分第二期病人同時進行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提高治療的成效,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除了同時進行,亦可一前一後進行。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使用儀器發射高能量輻射線照射並殺死癌細胞,過程中患者不會感受到疼痛,無須進行麻醉或住院,身體也不會有輻射需要隔離。整個療程會幾乎每天進行,為期約六至八個星期。


現時是以三維順形和強度調控放射療法技術治療鼻咽癌。放射治療開始前,由於放射治療會影響口水分泌,患者須進行口腔檢查,治療牙患。放射技師會根據患者的臉部和頭部形狀製造塑膠模,作固定頭部以便射線準確照射目標。之後患者需要進行電腦掃描,將腫瘤和鄰近重要器官以三度空間影像呈現,計算出最理想的射線角度和強度,將射線集中再腫瘤位置,減低鄰近組織的劑量,將副作用減到最低。


放射治療可能會出現噁心、口乾、口腔潰瘍、味覺改變、食慾不振、皮膚乾燥、頭髮脫落等副作用,亦可能會有長期的影響,包括患者耳朵較易發炎,導致聽力衰退;患者牙關的肌肉和關節會硬化;內分泌失調。

 

化學治療:
醫生透過靜脈注射藥物進入體內,讓藥物通過血液運送全身,殺滅癌細胞。但是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的次序不同都會有不同效益,其中以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同時進行療效最大,但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最好的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搭配次序。

 

I期 放射治療
II期 放射治療+/-化學治療  >  +/-化學治療
III期 & IV期 放射治療+化學治療  >  +/-化學治療

 

資料來源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香港防癌會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實際情況或有差異,詳情請向主診醫生查詢。

 

 

查看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