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檢查
很多女性一旦發現乳房不適,就會聯想到乳癌。其實大部分乳房問題均為良性的。乳房的狀態受不同的生理因素而有所不同,常見的有乳房疼痛、乳頭分泌、良性腫塊及乳癌。
當中乳癌為本港女性常見十大癌症之列,香港乳癌患者的死亡率有上升趨勢,目前在女性癌症死亡個案排名第三,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然而早期乳癌的治愈率超過80%,所以女性應該了解自身乳房的狀況,一旦察覺有異,應及早求醫及診治,可大大提高痊愈機會。
*資料來源: 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檢查乳房的方法
目前診斷乳房的方法有很多,常見有自我乳房檢查、造影檢查。在不同的年齡層都應進行定期的乳房檢查。
自我乳房檢查
自我乳房檢查的目的是提高對自己乳房的認識及對乳房疾病的警覺性,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在自我檢查時發現的。
醫生建議20歲以上的女性應每月定期進行自我乳房檢查,未停經者應在月經開始後第7至10天進行,已停經者則應在每月同一日進行。如在自我乳房檢查中發現異樣,應儘早找醫生檢查,獲取專業的意見和診斷。
臨床觸診檢查
臨床觸診檢查是由專科醫生進行手觸檢查,範圍一般包括檢查乳房、乳頭、乳暈和腋下等位置是否有不正常硬塊和分泌物。另外在檢查期間醫生也會詢問過往病歷、家族病史、月經週期,在經過詳細的病歷評估後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醫生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都進行臨床觸診檢查。
乳房造影檢查(Mammogram)
乳房造影為專為乳房組織而設的高解像度 X 光檢查,它的輻射風險極低,是一種普遍的乳房癌症篩選檢查。檢查過程中,病人乳房需被壓平於兩塊膠板之間(此過程或會令病人因胸部受壓而感到不適)。 放射技師將從不同角度拍攝 X 光影像,並由放射科醫生作出分析。唯有乳房X光造影才可有效發現未形成腫瘤的微鈣化點。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以下女性即使未有任何徵狀,亦應該定期接受乳房造影檢查:
- 40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接受一次乳房造影檢查
- 有乳癌家族史或曾患有乳癌
- 12歲之前初經以及55歲之後停經
- 從沒有生育或30歲或以上首次生育
- 長期服用避孕藥或接受賀爾蒙療程達5年以上
台灣政府的研究顯示,在實行全民每兩年一次乳房造影檢查後,因乳癌而死亡的比率下降41%,及減少三成第二期或以上的乳癌患者數量。
乳房超聲波掃瞄
如在乳房造影檢查中發現有異常,或乳房組織密度高者醫生會建議進行乳房超聲波掃描。乳房超聲波檢查是透過發射一種高於20kHz的聲波來掃瞄乳房及腋下,並藉著超聲波的反射,將波頻資訊傳送至電腦,從而構成乳房內部圖像。若在乳房造影檢查中發現乳房有腫塊,醫生會用超聲波掃瞄檢驗是硬體或囊腫。如需從乳房腫塊抽取組織化驗,醫生有時會利用超聲波作導引,以確認腫塊的位置。由於超聲波掃瞄對人體無痛無害,沒有輻射,所以孕婦也適用。
乳房磁力共振檢查
磁力共振利用強力磁場及無線電波提供身體內不同組織的多切面醫學造影,以便醫生更準確分析病人病況。它的優點是沒有輻射,並能提供超高解像度影像。研究顯示,磁力共振在診斷及分析晚期乳管原位癌(High grade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及入侵性腫瘤上有較佳表現。由於磁力共振檢查需注射顯影劑,如對顯影劑敏感,要及早通知醫護人員。
請留意乳房的造影檢查各有不同目的、診斷效果、優點和限制。
醫生會因應你的情況,建議使用其中一種或結合兩種檢查方法,以求取得最適當的效果。
乳房抽針檢查
一般在影像診斷後,如醫生發現當中有可疑病變的情況,一般會建議病人從乳房抽取活組織化驗,並在顯微鏡下作出判斷,以辨別它屬良性還是惡性(即癌細胞)。
乳房抽針檢查分為幼針(Fine Needle Aspiration)及粗針(Core Needle Biopsy)。
幼針直徑約1mm,一般是在無麻醉的情況下進行,因此有機會會感到少許痛楚。只要適用於年輕女士在臨床檢查發現有異物,及未冇進行乳房超聲波時。
粗針直徑約2mm,需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主要用作分辨出癌細胞是否屬侵蝕性,及癌細胞對口服藥或標靶藥的適合程度。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實際情況或有差異,詳情請向主診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