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間醫療中心牌照:DP000305

【大腸鏡檢查】大腸癌是本港患癌率第二高!及早照大腸鏡免錯失黃金治療期。檢查會痛嗎?需要禁食嗎?

近年來本港市民患上大腸癌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預防勝於治療,越早發現,康復的機會越高。大腸鏡是提早發現大腸癌的有效方法,政府專家建議年約50歲或以上的市民,每5-10年便需要進行一次檢查。有請外科專科醫生講解一下大腸鏡檢查的步驟、預備工作及檢查後的飲食建議。

 

大腸鏡檢查痛嗎?有後遺症?清腸吃甚麼?醫生教檢查前後飲食/恢復方法

大腸鏡檢查是及早發現大腸癌的有效方法,本港政府亦建議50歲以上人士,每5至10年進行相關檢查。外科專科醫生分享有關大腸鏡檢查的資訊,解答常見疑問:照大腸鏡痛嗎?一般需時多久?照腸鏡前清腸要準備甚麼?事後恢復飲食宜吃甚麼?

 

進行大腸鏡需時多久?會感到疼痛嗎?

外科專科醫生表示,現時大腸鏡檢查無論在私家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進行,都需要在麻醉科醫生的監測下進行麻醉,才進行大腸内窺鏡檢查,所以過程并不會感到痛楚,患者會處於無知覺及無痛狀態。

 

麻醉科醫生會監測患者的血壓、心跳及脈搏等的生命跡象,注射合適劑量的麻醉劑,讓患者在睡眠狀態下進行大腸鏡檢查。整個大腸鏡檢查過程大約30分鐘至1小時,如果有任何關於麻醉劑的疑慮,可向麻醉科醫生請求進一步解釋檢查的安全性及相關風險。

 

照大腸鏡有什麽準備事項?能進食嗎?

以下是照大腸鏡前須要進行一些準備,以確保檢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在檢查前,須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括處方藥、非處方藥和補充劑。醫生可能會建議暫時停止某些藥物(如薄血丸、補血丸、鐵丸、亞士匹靈等)避免影響大腸鏡的檢查過程。
  2. 向主診醫生報告過往的病史、手術史及過敏反應,以助醫生評估及預防相關風險,提高大腸鏡的安全性及準確性。
  3. 檢查前幾天需要清腸,例如進食低纖維及清淡的食物,這有助於減少腸內殘留物,確保影像清晰。醫生有可能提供藥物或瀉藥在檢查前服用。

 

大腸鏡檢查前的飲食清單

以下是進行大腸鏡檢查前的飲食安排:

檢查前時間 建議飲食清單
檢查前3天 不可進食含高纖維的食物及飲品,例如菜、生果、麥皮、菇類、穀類食物等;可以食用澱粉質、蛋白質及脂肪類食物。
檢查前1天 只進食流質食物,例如魚肉粥、碎肉粥等。
檢查當天早上 服用醫生處方的大腸清瀉劑。
檢查前6小時

禁止進食,仍可以補充適量水分。

檢查前2小時 禁止進食。

 

進行大腸鏡檢查會有什麽後遺症或副作用嗎?

醫生表示,在大腸內窺鏡檢查後,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一些身體不適。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副作用:

1. 腹痛或脹氣

在大腸鏡檢查過程中,醫生會將空氣或二氧化碳輸入大腸(現時的科技通常輸入的是二氧化碳),以展開腸道,這可能導致輕微腹痛和脹氣感。一般來説,這種不適感通常是暫時的,並在幾小時內消失。如病人有持續的腹脹及腹痛情況,應即時聯絡醫生或醫療機構作進一步跟進。

 

2. 輕微的直腸出血

醫生在切除瘜肉或鉗取部分組織時,腸道可能會出現輕微流血的情況。屬於正常情況,病人不須過於擔心。但如果發現有鮮血或者如紅豆沙類似的血便排出,病人應即時聯絡醫生或醫療機構作進一步跟進。

 

3. 疲勞和嗜睡

如果在大腸鏡檢查過程中使用了鎮靜劑或麻醉,可能會感到疲勞和嗜睡。通常在數小時至一天内便會消失。

 

照大腸鏡後可以進食嗎?

醫生指,一般來說,如果病人經過檢查後,診斷大腸屬完全正常,便可於術後開始正常飲食。實際情況仍需要主診醫生判斷。

 

如在大腸鏡檢查過程中,有進行過瘜肉切除或者活組織鉗取,便會使腸道留有傷口,醫生一般會建議避免進食太硬的高纖維食物,例如芥蘭等,而一些軟身的纖維是可以正常進食的。

 

完成大腸鏡檢查當日有什麽需要注意嗎?

醫生提醒,一般而言,醫療機構會於檢查後,將列明進行大腸鏡的注意事項的單張或小冊子派發給病人,以便查閱。如果出現持續腹痛、出血、發燒、嘔吐或其他異常症狀,請立即向醫生報告。這些症狀可能須要進一步評估或處理。

 

 

查看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