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痹痛,夜晚酸麻,可能患上腕管綜合症
腕管綜合症是指正中神經在手腕部位受到擠壓後而形成的病症。它能導致手部疼痛、麻痺、刺痛及無力,影響日常活動,夜晚有時痹痛感會增加。
解剖生理學
人的前臂有一條「正中神經」從前臂至腕部向下走,經過「腕管」到達手部。「腕管」是腕骨和位於手腕橫向的手腕韌帶形成一個隧道形的空間,「正中神經」主要負責拇指、食指、中指的活動、感覺訊息的傳遞、肌肉控制。
腕管綜合症是如何形成的?
由於受傷或長期重複的腕部動作,造成神經周圍組織腫脹、發炎、韌帶變厚,導致「正中神經」受壓,病人會出現手部痹痛的現象,有機會引起腕管綜合症。此病症的原因有多種,比較常見的病因或相關情況包括:
- 長時間或重覆使用手腕,引致腕管內組織發炎或勞損
- 腕骨骨折和腕關節創傷
- 類風濕關節炎
- 甲狀腺功能失調
- 糖尿病
- 更年期
- 妊娠期
常見症狀
病人會感到掌面、拇指、食指、中指及橈側之無名指麻木感及刺痛感,伴拇指外展無力感,有時症狀會放射到手肘甚至肩膀,病人在日間工作後,到夜晚手腕麻木的感覺有機會加劇。嚴重者可能會發現無法進行一些精細的手指動作,如扣鈕扣出現障礙,無法拿筷子等。
「手部麻痺」就是患上腕管綜合症嗎?
腕管綜合症多由長期勞損引致,如果發現自己手部麻痺,可以使用兩種方法自我測試:
斐倫式試驗法(Phalen’s test):
將雙肘放於桌上,雙手垂直,手腕下垂彎曲90度維持三十秒到一分鐘,是否會出現酸麻症狀。
提內耳氏徵象(Tinel test):
輕敲正中神輕控管的區域,病人如有觸電或刺痛感,有機會患上腕管綜合症。
如果手部麻痺和痛感持續,建議病人要及時求診,專科醫生會檢查您的肩部、手臂、手腕和手的感覺、手部力量和外觀,亦有可能建議做電腦掃描、超聲波等進一步檢查。醫生還會建議進行神經傳導檢查,了解病人手腕部活動及受影響之程度,評估麻痹是由腕管狹窄而造成,還是由其他原因造成。
如何治療?
一旦確診為腕管綜合症,病人應該停止導致手腕麻痺和疼痛的活動,或延長手腕的休息時間。物理治療師也會為病人進行復健治療,方法包括熱敷、水療、經皮電刺激等。嚴重痹痛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可以立刻緩解症狀,但效果只是暫時性,也不宜經常注射。
經上述保守治療無進步者,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手術以令正中神經減壓。腕管鬆解手術需局部麻醉,醫生會完全切開環腕韌帶,當韌帶被鬆開,管道便擴闊,正中神經不再受擠壓,痹感自然消失。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實際情況或有差異,詳情請向主診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