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間醫療中心牌照:DP000305

吃飯後就要上厠所? 可能你有「腸敏感」!醫生拆解腸易激成因 3分鐘自我測驗 什麽是「腸敏感」?

什麽是「腸敏感」?

上一般人稱「腸敏感」指的是「腸易激綜合症」,亦稱「大腸易激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指腸臟功能失調、腸道過敏所引起的症狀。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症狀,約每10個人便有1個人患有腸易激綜合症。腸胃肝臟科醫生指出,腸易激綜合症通常不定時發作,會時而出現、時而消退,維持數日甚至數個月不等

 

腸易激綜合症有什麽常見症狀?

以下是腸易激綜合症的常見症狀:

  • 腹痛:進食後尤其嚴重
  • 腹部脹氣:吃飽後腹部膨脹或有飽滯的感覺
  • 肚瀉:大便通常比較水狀、不成固體
  • 便秘:3天或以上無法順利排便
  • 大便形態改變:如變得比較稀或硬
  • 殘留大便:感覺到每次上厠所後仍然有大便殘留在肛門

這些症狀與其他腸胃疾病相似(如腸胃炎、結腸炎等),而一般人也偶然會有以上症狀,但若症狀持續頻密(達每月3次或以上),便需要尋求醫生協助及檢查,以進一步確認是否患上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的分類

根據2006年美國腸胃科學會羅馬三診斷標準(Rome III criteria) 腸易激綜合症可分為4種類型,患者亦可能會隨時間而改變類型。

  1. 肚瀉型:大部份時間的大便都呈糊狀,甚至水狀,卻絕少有大便過硬的情況。
  2. 便秘型:大部份時間的大便過硬,或大便太乾,卻絕少有大便稀爛的情況。
  3. 混合型:有時大便稀爛,亦有時會大便過硬。兩者可能交替出現。
  4. 無法分類型:大便大致正常,甚少出現大便過硬或稀爛的情況。

 

爲什麽會患上腸易激綜合症?

目前醫學界還未完全找出導致腸易激綜合症的主要原因。本港調查顯示,超過一半受訪的腸易激患者可能患上「經常焦慮症」。醫生表示飲食習慣、心理壓力大、睡眠失調、容易緊張或情緒波動的人士較容易患上腸易激綜合症。

需要注意的是,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並不會導致結腸組織的損傷或其他嚴重併發症。它的成因是複雜的,可能因人而異。治療腸易激綜合症的方法主要包括緩解症狀、控制壓力和改善生活品質,並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計劃。

 

若懷疑有腸易激綜合症應如何處理?

1. 自我評估

以下的問卷為初步判斷您是否患有腸易激綜合症(IBS)的測試,並非醫學診斷結果,詳情請向醫生查詢。

下載腸易激綜合症問卷

 

2. 進行「腸易激綜合症」檢查

若懷疑自己患有「腸易激綜合症」,建議需要進行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俗稱「大腸鏡」)。由於腹部病徵亦可能源自其他疾病,如大腸癌、腸臟慢性發炎(如克隆氏症)等,內視鏡檢查則能夠排除這些疾病的可能性。

 

「腸易激綜合症」的治療

目前還沒有方法根治「腸易激綜合症」,只可以采取舒緩治療,以減少腹部不適。

 

「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分別有腸胃抽搐藥、止瀉藥以及瀉藥。腸胃抽搐藥和止瀉藥主要是減少腸道的抽搐,適合經常腹痛的患者;而止瀉藥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適合便秘患者。

 

「改變日常生活習慣」

要減輕腸易激綜合症帶來的不適,飲食和運動是不二之法。

飲食方面:

  1. 以清淡食物爲主,避免油膩或刺激性食物。
  2. 培養記錄飲食的習慣,以便得知引發症狀的食物
  3. 服用益生菌,平衡腸道菌群
  4. 定時定量進食
  5. 控制進食速度,避免太快或太慢
  6. 避免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糯米)
  7. 避免吸烟、喝酒

 

運動方面:

  1. 建立恆常運動習慣,增强身體免疫力
  2. 進行不同類型的運動有助放鬆心情,釋放緊張神經
  3. 多走動有助大腸蠕動,預防便秘

 

3.「低FODMAP飲食法」

高FODMAP食物指的是難以被腸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大豆、乳製品)。它們會在大腸停留並發酵,繼而令腸道氣體和水分過多,從而刺激腸道。所以建議患者應該盡量避免高FODMAP食物。

 

FODMAP是什麽?

F 可發酵的(fermentable):無法被消化或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留在腸道裏發酵並產生氣體。

寡糖(oligosaccharides):例如:小麥、黑麥、洋葱、大蒜

D 雙糖 (disaccharides)例如乳糖、牛奶等奶類製品

M 單糖 (monosaccharides)例如果糖、存在於水果及蜂蜜。

P 多元醇 (polyols)例如在蔬菜、水果及人工甜味劑中可找到的成分。

 

常見的高和低FODMAP食物例子

  高FODMAP(建議少吃) 低FODMAP(可多吃)
蔬菜 花椰菜、大蒜、洋葱、蘑菇 茄子、白菜、青瓜、生菜、馬鈴薯、番茄
水果 蘋果、車厘子、芒果、乾果、西瓜、李子 哈密瓜、奇異果、菠蘿
奶製品 牛奶、淡奶、雪糕 鷄蛋、硬豆腐、家禽、肉
麵包 小麥、黑麥 藜麥、燕麥
甜品 蜂蜜 黑巧克力
堅果 腰果、開心果 花生、核桃

 

4.「尋求醫療協助」

若症狀持續出現而沒有改善,請尋求醫療協助作進一步檢查。

 

香港專科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診症時間: 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星期一至六)

預約電話: 3405 8288

服務範圍: 專科診症、日間內窺鏡檢查、各類腸胃及肝病、乙型肝炎檢查及跟進、脂肪肝檢查及跟進、幽門螺旋菌吹氣測試及藥物療程等。

 

 

查看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