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拆解麻醉迷思 - 香港商報
麻醉使人進入無痛、靜止狀態,幫助手術順利施行。很多人對於麻醉過程不太了解,記者專訪麻醉科專科醫生蘇嘉雯,講解麻醉的分類,以及什麼人士對麻醉較不敏感,並提醒患者在麻醉前後的護理。
麻醉方法可分為三大種類。
麻醉劑注入身體後,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大腦的活動,從而產生無痛和無意識的狀態。麻醉方法主要分為三大種類,包括全身麻醉、區域性麻醉和監察麻醉。麻醉科專科醫生蘇嘉雯指出:「全身麻醉用於手術或需要緩解痛楚的治療過程中,使患者完全失去知覺和意識。它可以讓患者進入無痛睡眠狀態,同時阻斷疼痛感知和記憶形成,適用於長時間且複雜的手術,例如腹腔手術、頭頸手術、心臟手術、腦部手術和脊椎手術等。在全身麻醉中,醫生會使用藥物或氣體,通常是通過靜脈注射或呼吸途徑,將麻醉劑傳遞到患者體內。區域性麻醉是用於局部區域的手術或治療過程中,以阻斷疼痛感知,僅麻醉特定的身體部位,讓患者保持清醒和意識。區域性麻醉對單獨一組神經進行麻醉,例如只麻醉局部上肢或下肢,以及分娩時也可以用區域性麻醉。醫生用針將麻醉藥注入病人背脊的硬脊膜外,在短時間內下半身就會失去知覺,約幾個小時後就會恢復。監察麻醉主要是指在麻醉過程中使用較低劑量的麻醉藥,醫生會密切監測並評估患者生命體徵、麻醉深度和疼痛控制的狀態,適用於一般身體檢查程序,如腸胃鏡檢查、婦科檢查等。」
麻醉科專科醫生蘇嘉雯表示,若患者對手術過程感到極度恐懼或焦慮,又或因腦退化或神智問題而未能配合,此時都可用全身麻醉,確保患者保持靜止。
醫生會透過意識狀態及生理指標判斷病人是否已被麻醉,蘇醫生表示:「醫生會觀察病人對聲音或觸覺是否有反應,以及是否已經入睡,同時監測病人的生理指標,例如心率、血壓、呼吸頻率和血氧濃度等。這些指標可以提供關於病人麻醉深度和身體反應的信息。」
全身麻醉也用於兒科手術,因為兒童通常難以配合和安靜。
酒量好影響麻醉效果
遺傳因素、濫用慢性藥物、酒量好等使人對麻醉不敏感,蘇醫生解釋:「有些人具有對麻醉藥物的特殊遺傳反應,導致對藥物不敏感或反應較強。長期濫用麻醉藥物、鎮靜劑的人對麻醉藥物產生耐受性,需要更高劑量才能達到相同效果。某些健康問題,如心臟病、肺病、肝病或腎病,可能會影響麻醉的使用和效果。酒精的化學物和麻醉藥物都能抑壓部分神經的相似受體,經常飲酒會令這些受體的耐受性提高,酒量好的人可能需要較高劑量的麻醉藥物才能達到足夠的麻醉效果,病人應該告訴醫生平時飲酒的習慣。」對於接受麻醉的病人在手術進行時會否突然醒來,蘇嘉雯醫生指出:「醫生會用儀器監測麻醉深度,例如分析病人呼出的氣體成分,以確定麻醉深度,還可以觀察腦電圖,因此於麻醉中蘇醒的情況是非常罕見的。」
經常飲酒的人身體可能對麻醉藥物有較高的耐受性。
麻醉前預備
進行麻醉時病人會失去知覺,使他們失去清醒時身體會有的反射機制,因此麻醉前醫生要求病人禁食,蘇醫生解釋:「如果麻醉時胃充滿了食物,就很大機會湧上來,流入氣管和肺部,導致吸入性肺炎,情況嚴重甚至會死亡。醫生會建議進行手術前6至8小時開始禁食。患者應遵守禁食或禁止飲水的時間。」麻醉科醫生會在手術前會見病人,了解他們的病歷,蘇嘉雯醫生表示:「如果病人有長期疾病,會了解他們是否把病情控制恰當,以及正在服用哪些藥物,一些中藥會建議至少停服兩周,因為會影響凝血,有機會對手術和麻醉產生影響。此外,如果術前發現病人的血壓太高,或血糖控制不佳,就會建議他們先調整藥物使指數達標才進行麻醉,減低手術後出現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接受麻醉前,患者應該與醫生進行充分溝通,並詳細了解麻醉過程和可能出現的風險。」
麻醉時若胃部仍有食物或液體,在呼吸過程中食物會經由食道逆流到口腔再嗆入氣管中。
麻醉副作用
麻醉後可能會出現喉嚨痛、頭痛、聲音沙啞、暈眩、肌肉疼痛、噁心及嘔吐及疲倦嗜睡等症狀,但數日內便會復原,蘇醫生指出:「接受手術後最好由家人或朋友陪同回家,因為麻醉過後可能導致疲倦或行動不便。麻醉藥一般在24小時內自然排出體外,不會殘留。麻醉手術後要密切監測身體狀況,若有任何異常的症狀,如嚴重疼痛、出血、呼吸困難等,應及時求醫。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休息和康復,有助於減少手術後的併發症風險。」
病人的禁食時間是手術前6小時,若之前曾進食特別肥膩或多脂肪的食物如烤肉,則建議術前禁食8小時以上,而嬰兒需要4小時前禁食母乳,或6小時前禁食奶粉。
來源:香港商報